活动报道

元旦佳节,“元”为起始,“旦”寓早晨,乃是岁月新篇的开篇之笔。2025年1月1日,鄂州市博物馆庆元旦联欢会暨志愿者招募活动,在市博物馆一楼大厅隆重举行。来自市博物馆社教部全体工作人员、志愿者代表及现场观众共计3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在集体开场舞《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热闹氛围中拉开序幕,来自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舞蹈让现场的观众们感受到了新年的热闹气氛。朗诵剧《祖国有我》、快板《说唱鄂州新颜》、街舞《酷baby》、朗诵剧《中华少年郎》、舞蹈《少年有志》等一系列精彩…

11月23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社教活动在鄂州市博物馆“吴都古韵”文博小课堂热烈开展,此次活动以楚国编钟为主题,20名小志愿者参加。 一、活动开场:编钟的魅力初现 活动伊始,社教老师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并用生动的语言为大家勾勒出楚国编钟的大致轮廓。“编钟,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在楚国时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楚国编钟不仅是乐器,更是当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高度发达的一个缩影。”学生们的目光紧紧地锁在那一排排古老而神秘的编钟上,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楚国宫廷乐师们奏响编钟时的盛大场景。 …

鄂州是生态优美的百湖之市,市内湖泊百余个,占市域面积的27%。梁子湖是湖北省蓄水量第一,面积第二大的淡水湖,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湖,战略备用水源地;洋澜湖被称为鄂州市内的一颗明珠;樊口也是武昌鱼的原产地等等。鄂州作为“鱼米之乡”,鄂州的渔民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11月16日上午,“吴都古韵”文博小课堂的社教老师带领20名小志愿者,一同走进被誉为“百湖之城”、“鱼米之乡”的鄂州,了解鄂州渔民的前世今生。 渔网是渔民们的工具,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织渔网是渔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2024年11月2日上午,《共读家书 信寄未来》这场充满诗意与温情的活动在鄂州市博物馆“吴都古韵”文博小课堂落下帷幕。那些美好的瞬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在每个人的心田种下了文化的种子,静待未来生根发芽。 诗词诵读,领略书信之美  活动伊始,社教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诵读了关于书信的诗,杜甫的一首《春望》,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书信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对诗词的解读,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书信所承载的情感价值。家书,是思念的寄托,更是爱的传递。 共读…

10月31日下午,市博物馆“吴都古韵”文博小课堂走进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以“博物馆里的车马器”为主题的文物探索活动。 在东周时期,马车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是战场上的得力助手。人们常以“乘”来计算马车的数量,四匹马拉一辆车即为一“乘”,又称为“驷”。中原地区的涿鹿之野,常常以拥有百乘、千乘来显示国家的强大实力。而车马器,作为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车轴两头的套筒被称为“軎”,套筒上加上插销则称为“辖”,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了保护车轴头的套件,既坚…

吴都古韵“文博小课堂”|药王孙思邈
2024年10月28日浏览:3319人次

古有医书《备急千金方》,至今广为流传,它的作者是被称为“药王”的孙思邈,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创作出如此著作呢?2024年10月26日上午,鄂州市博物馆“吴都古韵”文博小课堂开展了“药王孙思邈”社教活动,20名小志愿者参加。 课堂上,社教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倒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酸梅汤,在酸甜可口的味道当中开启了本次课程。接着,通过“人生病了要怎么办?”“怎样可以治疗疾病?”“你知道的药有哪些?”等问题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并适时引入了本次的活动主题——药王孙思邈。 通过展示陈列于鄂州博物…